近日,合成生物学公司 Ginkgo Bioworks 报告了其第二季度收入。
关键财务数据如下:总收入 5000 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 5600 万美元下降(主要受生物安全业务收入减少影响);细胞工程收入 3900 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 3600 万美元增长 8%,增长动力来自生物制药及政府客户需求提升;生物安全收入10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 2000 万美元大幅下降;GAAP 净亏损:6000 万美元,较上年同期 2.17 亿美元亏损显著收窄;调整后 EBITDA 亏损 2800 万美元,较上年同期 9900 万美元亏损改善,主因运营费用降低;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现金及有价证券余额为 4.74 亿美元。
在合成生物学这场高风险的豪赌中,Ginkgo 始终是野心与挫折并存的典型代表。但当这家公司终于从多年的财务动荡中脱身时,一个极具说服力的新故事正在成形——通过成本管控、AI 驱动创新和快速扩张的市场,Ginkgo 或将在下一场工业革命中占据领导地位。
但这次转型究竟是可持续的蜕变,还是又一个即将破裂的生物科技泡沫?
Ginkgo 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将 AI 与自动化深度融合。其可重构自动化工作台(RACs)已从内部工具升级为商用产品——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466 万美元合同部署的模块化厌氧表型平台,将人工操作减少 88%。这套能自主执行复杂工作流程的系统,成为 AI 推动生物技术研发民主化的典范。
新产品布局(如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和体外 ADME 分析服务)则标志着 Ginkgo 向工具化收入的战略转型。这些产品不仅拓宽收入来源,更缩短销售周期,降低对长期特许权协议的依赖。其中针对难表达蛋白优化的无细胞系统尤为亮眼,作为直达科研人员的产品,它降低了研究门槛,顺应行业对模块化、易用工具的追求。
根据公开数据,合成生物学市场预计以 22.5% 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32 年将达 907.3 亿美元规模。Ginkgo 聚焦 AI 自动化与数据生成,有望抢占重要市场份额。其与国家实验室及生物制药客户的合作,凸显出在供应链脆弱和 IP 保护需求加剧时代,提供可规模化本土化解决方案的独特优势。
生物安全板块虽当前收入占比较小,却切入高增长细分领域。凭借 28 个活跃政府项目和全球生物威胁监测网络,Ginkgo 将从国防支出增加和全球卫生防御体系建设中持续受益。
面对 Twist Bioscience 等 AI 驱动型对手的竞争,Ginkgo 端到端平台构建的“自动化-数据-AI”三位一体护城河难以复制。RAC 商业化能力和数据工具开发优势,使其在强调速度与规模化的市场中占据先机。
成本管控能力更形成差异化,Ginkgo 通过 2.5 亿美元年化降本,得以在不稀释股权的情况下反哺研发与市场拓展,这在资本密集、执行风险高的行业至关重要。
然而,Ginkgo 对于政府合同的依赖带来了监管和预算方面的不确定性;此外,执行风险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将人工智能驱动的工作流程扩展到商业可行性方面。
总体而言,Ginkgo 降本措施夯实了财务基础,其 AI 平台在 900 亿美元的市场中开辟了新收入源,现金储备及 2026 年 EBITDA 盈亏平衡路线图,赋予其穿越增长周期的底气。但成败系于执行,仍需要持续创新自动化/数据产品,继续扩大政府与药企合作等。
参考链接:
1.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ginkgo-bioworks-reports-second-quarter-2025-financial-results-302524767.html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合成生物学最新讯息,不代表平台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安各洛(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