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Industry trends

行业动态

神户大学团队改造大肠杆菌实现25-PDCA高效合成,产量提升7倍以上

发布时间:2025-09-09
发布人:安各洛公司-转载-生辉Synbio


塑料自 20 世纪中期以来快速发展,因其轻质、耐用和低成本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包装、纺织、电子和建筑等领域。然而,大量塑料制品依赖石化资源,其生产和废弃物处理过程带来严重的碳排放与环境污染。如何开发绿色、可降解、来源可再生的塑料替代品,已成为化学与环境领域的共同课题。


在众多候选材料中,2,5-吡啶二羧酸(2,5-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2,5-PDCA)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含氮芳香族二羧酸不仅结构稳定,还能作为聚酰亚胺、聚酯等高性能材料的单体,部分性能甚至优于传统的对苯二甲酸(PET 塑料的重要原料),因此实现 2,5-PDCA 的绿色合成,对于推动可降解塑料和高性能生物基材料的发展意义重大。


近日,日本神户大学 Tsutomu Tanak 教授团队发表在Metabolic Engineering 的一篇题为“Biosynthesis of 2,5-pyridinedicarboxylate from glucose via p-aminobenzoic acid in Escherichia coli”的最新研究成果中,他们开发了一条利用大肠杆菌从葡萄糖出发,经对氨基苯甲酸(PABA)合成 2,5-PDCA 的全新代谢途径,最终构建了一株能够从葡萄糖直接合成 2,5-PDCA 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实现了之前记录产量的 7 倍以上,且几乎无副产物生成。


在过去的探索中,研究人员尝试过从木质素衍生物或葡萄糖合成 2,5-PDCA。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效率普遍偏低。例如,有研究通过改造 Rhodococcus 或 Pseudomonas 菌株,将原儿茶酸(protocatechuate,PCA)作为中间体来生成 2,5-PDCA,然而这条途径存在严重的副产物问题——PCA 衍生的中间体在反应中容易发生自发脱羧,生成吡啶酸(picolinate),从而大大降低了产率。


图 | 相较传统 PCA 合成路径,PABA 路径可避免副产物积累


为了突破瓶颈,神户大学团队选择了一条新的代谢路线——通过 PABA 而不是 PCA 来合成 2,5-PDCA,PABA 是芳香族氨基酸代谢途径的衍生物,本身含有氮原子,能够在芳香环上直接引入氮元素。这一策略避免了副产物积累,提高了反应的专一性。


研究团队的核心突破体现在三个方面:


关键酶的筛选与优化。研究团队在 PABA 转化为 4A3HBA 的过程中,比较了多种 p-羟基苯甲酸羟化酶(PobA)后发现来自弧形柄杆菌的 PobA 性能最佳。随后,他们又引入了来自鲍特氏菌的 4-氨基-3-羟基苯甲酸二加氧酶(AhdA),高效催化 4-氨基-3-羟基苯甲酸(4A3HBA)转化为 2,5-PDCA,转化效率高达 76.5%。最终通过与 AhdA 联合表达,团队成功构建了高效“PABA→2,5-PDCA”模块。并将其导入一株经过改造的高产芳香化合物的大肠杆菌底盘菌 CFT1 中。


结果令人振奋:该工程菌能够以 97.2% 的转化率将外源添加的 PABA 转化为 2,5-PDCA,且几乎无中间产物积累。


代谢通路的系统整合。研究人员在大肠杆菌中同时引入了 PABA 合成模块(pabABC 基因)和上述转化模块,实现了从葡萄糖到 2,5-PDCA 的全合成路径,为避免代谢竞争,他们在宿主菌株中删除了部分参与芳香族氨基酸合成的基因,使更多碳流导向 PABA 和 2,5-PDCA。


应对氧化应激。PobA 在催化过程中容易产生过氧化氢,导致酶失活。团队通过补充外源丙酮酸来清除活性氧,同时引入耐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如 ytfK)。这一措施有效缓解了酶失活问题,使得代谢通路能够长期高效运转。


图 | 改造后的工程菌株在生物反应器中实现的 10.6 g/L 高产量


在实验室条件下,优化后的大肠杆菌工程株在补充丙酮酸的情况下,72 小时即可积累 1.8 g/L 的 2,5-PDCA。进一步放大至生物反应器培养时,研究人员通过控制溶氧水平和动态补料,抑制了副产物的生成。最终产量达到 10.6 g/L,是此前报道的 7 倍以上。


这一纪录不仅展示了代谢路径的可行性,也证明了该策略具备工业应用潜力。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几乎没有检测到 PABA 或中间体的积累,说明碳流被高度有效地导向了目标产物。


不仅如此,该研究还提供了一种将氮元素高效引入芳香族骨架的普适思路,未来,随着优化与产业化推进,2,5-PDCA 有望成为可降解高性能塑料的核心单体,推动塑料产业向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参考文献:

1.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96717625001302?via%3Dihub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合成生物学最新讯息,不代表平台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推荐公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