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洗衣粉到肥皂,大多数清洁产品都含有来自石油原料的表面活性剂,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化石燃料是地球上污染最严重的行业,摆脱化石燃料对于应对气候危机至关重要。 2020 年,联合利华宣布计划到 2030 年消除清洁产品中的化石燃料,这些产品中使用的化学品占其总碳足迹的 46%。这一新目标是联合利华“洁净未来”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 洁净未来已经支持了世界各地的行业领先项目,以改变联合
“榫卯(sǔn mǎo)结构”是一种中国传统木工技艺,使用这种结构的著名建筑有故宫和天坛祈年殿等。“七巧板”则是一种中国传统智力玩具,它原本是宋代文人的一种室内游戏,后来演变为拼图板玩具。以上两者的发展历史均在千年以上。而在前不久,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周晨晨,却以这两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技艺为灵感,研发了一种生产复杂陶瓷微粒的新方法。图 | 周晨晨(来源:周晨晨)所制备的
近日,合成生物学公司 Cradle Bio 在由 IVP 领投的 B 轮融资中筹集了 7300 万美元,之前的投资者 Index Ventures 和 Kindred Capital 继续提供支持。本轮融资后,Cradle 总融资额超过 1 亿美元。 新资金将帮助加速三个关键领域的发展:扩大湿实验室,进一步研究其他蛋白质形式和特性,改进基础模型;扩大工程团队
人类大脑是如何学习的?想要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人脑是目前已知最复杂的神经网络,也是唯一能够实现复杂认知功能的器官,它的神经元多达数百亿个,并且每个神经元都与数千乃至上万个其他神经元形成连接网络。尽管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探索,但迄今为止人们对大脑的功能和信号传递机制尚未完全明晰。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曾说过,“如果我不能创造它,我就不能理解它(If I
蓝藻是一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它们利用二氧化碳作为碳源,光作为能量源,水作为电子供体,构建复杂的生物材料,将普遍存在的材料转化为多种底物。其通过高效的光合碳封存为生物制造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潜在途径。目前已有多种产品是在藻类中制造的,如欧米伽-3 脂肪酸、抗氧化剂虾青素和螺旋藻等。 但大多数蓝藻研究都是在 50 多年前分离的模式生物中进行的。近日,来自美国和意大利的国际研究人员联盟
10 月 23 日至 25 日,首届合成细胞国际会议(1st SynCell Global Summit)在深圳成功举办。作为合成细胞领域的学术盛会,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 5 大洲 15 个国家的 37 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成生物学领域科学家代表,分享合成细胞领域发展现状、前沿科学问题、技术创新,探索潜在的国际合作机会。 本次会议是针对全球合成细胞领域在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方面的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真正成为了一种新型生产资料。不过,它的爆炸式增长也让存储成为新的挑战,基于硅材料的计算机存储方式逐渐变得难以应对。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 DNA 存储以作为下一代的数据存储方式意义重大。 DNA 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子,半衰期超过 500 年,低温条件下可保存成千上万年。DNA 存储在存储密度、寿命和能耗方面已显示出超越当前硅基数据存储技术的潜力。 DNA
8月28日,2024中国生物制造大会开幕,众多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合肥。会上,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教授、主任陈国强发表了“极端微生物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2.0”主题演讲。陈教授在生物制造领域拥有近40年的研究经验,是全球顶尖合成生物学专家、代谢工程领域的领军型人物,获2023年度国际代谢工程奖,是首个获得该项荣誉的中国大陆地区学者。他在演讲中提到,90%以上的生物制造止步于放大,90%以上的生
安各洛(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